魚獵龍屬 | 水產百科網
魚獵龍屬(屬名:Ichthyovenator)是棘龍科恐龍的一屬,生存於大約1.25億至1.13億年前早白堊世阿普第階的寮國。...屬名意為「魚的獵人」,指其假定的食魚( ...
魚獵龍屬(屬名:Ichthyovenator)是棘龍科恐龍的一屬,生存於大約1.25億至1.13億年前早白堊世阿普第階的寮國。該屬所知於在沙灣拿吉盆地上砂岩組收集的化石,第一件標本在2010年發現,由一具沒有頭骨和四肢的部分骨骼組成,隨後成為新屬新種寮國魚獵龍(Ichthyovenator laosensis)的正模標本,並由古生物學家羅南·艾倫(Ronan Allain)及其同僚於2012年進行敘述。屬名意為「魚的獵人」,指其假定的食魚生活方式,而種名指化石發現地寮國。2014年,有消息稱挖掘現場發現了更多殘骸,包括牙齒、脊椎以及來自同一個體的恥骨。
據估計,正模標本個體長度在8.5至10.5公尺(28至34英尺)之間,重約2.4公噸(2.6短噸;2.4長噸)。魚獵龍牙齒筆直,呈圓錐形,頸部與近親斯基瑪薩龍相似。與其它棘龍科成員一樣,魚獵龍具有很高的神經棘,並在其背部形成一個帆(Neural spine sail)。然而,與其它已知棘龍科不同的是,魚獵龍的帆呈正弦曲線狀(即波浪狀),在臀部位置向下彎曲(即臀部的帆高度降低,小於背部或尾部),分成兩個獨立的帆。骨盆帶縮小;骨盆最上部的髂骨長度大於恥骨和坐骨,而且長於其它已知的獸腳類恐龍。魚獵龍最初被認為屬於重爪龍亞科,但近期研究認為它是棘龍亞科的一個原始成員。
作為一種棘龍科,魚獵龍應該有一個長而淺的鼻部和強壯的前肢,它的食物可能主要為水生動物,這也是其屬名的詞源。棘龍科除了吃魚外,也會捕捉小型恐龍和翼龍。魚獵龍顯眼的帆可能被用作性展示或物種識別。化石證據表明,棘龍類尤其是棘龍亞科已適應了半水生的生活方式,而魚獵龍的脊椎骨異常增高,表明在今天的鱷類中,尾巴可能有助於游泳。魚獵龍與蜥腳類和鳥腳類恐龍以及雙殼類、魚類和海龜等水生動物共享棲息地。
發現與命名[編輯]第一批魚獵龍化石於2010年在寮國沙灣拿吉省沙灣拿吉盆地上砂岩組的班卡魯姆發現,出土於一個面積不到2平方公尺(22平方英尺)的紅色砂岩層中。標本編號為MDS...
魚獵龍屬 | 水產百科網
鱼猎龙 | 水產百科網
魚獵龍 | 水產百科網
魚獵龍 | 水產百科網
魚獵龍屬 | 水產百科網
魚獵龍屬 | 水產百科網
【迷你棘龍Indostomus paradoxus】甲刺魚科
水產分類:台灣常見的大陸水產品圖說中文名稱:迷你棘龍學名:Indostomusparadoxus科別名稱:甲刺魚科命名學者:Prashad&Mukerji1929